【三下乡】志愿微日志(二):坚守初心 志愿前行

作者:林志明(编辑)发布时间:2021-07-17浏览次数:3475

七月的盛夏,蓝的天空,我校暑期“三下乡”志愿者团队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志愿者活动。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实践和真情实感向我们诉说此次活动的感受与收获。

郭潞瑶体验非遗之花 感悟人间光华

在采访陈建友时,我们拜访了“龙凤花烛”店,想亲手体验花烛的制作,但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每片花瓣的粘连都要刻画入微,更何况龙凤的制作。由于纯蜡制作的苛刻性,大到独立制作的龙头与烛身“结合”,小到贴附一片片薄如蝉翼的龙鳞,都凝结着手艺人的智慧与执着。陈师傅说:“我觉得做花烛就是要沉得下心、没有杂念,有的人跟我学习只是一时兴起,而只有真正用心的学生才能把花烛做好,把这个非遗文化传承下去。”我不禁认识到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沉心做事、脚踏实地变得更加难能可贵。匠心独具,潜心专研,才能留的光华在人间,这种民族文化精神值得我们新时代青年发扬和传承下去。

 


 

 胡杨妮娜:吃过黄连苦,方知蜜糖甜

 短短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圆满结束,在这之中大家一起熬夜、早起、奔波、排练一直到最后成功完成了所有的事情,我们挑战了不可能。“人是有无限的可能性的”“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便是我这几天最深的感触与收获。这几天作为党史宣讲小组的一员,我们到秀山县红色旅游景区洪安古镇进行党史云宣讲,到洪安镇溜沙村进行院坝宣讲,到贵凳村进行红领巾宣讲,也和其他小组的左右成员一起完成了出色的汇演,不仅学习了红色故事,领略了革命先辈的崇高事迹,我们也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将革命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了出去。十分庆幸能够成为此次实践团队中的一员,这段经历弥足珍贵,这份记忆值得定格。



  

李平:相信奇迹的人 本身就是奇迹

踏上大巴意味着此次活动接近尾声,回想这几天,虽然累但很充实。起为小朋友包饺子,在路途中大家都困,但看到小朋友们吃饺子时的快乐让我感到任何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下午准备画展和文艺演出,直到结束,大家都不敢相信,能够在两天的时间里完成这样一个完美的演出虽然我们疲惫,但很充实,反过来我们的成果,也会为我们自身的毅力所感动。大家称之我们“奇迹团团”,但我觉得不能全归功于奇迹,更多的是我们的付出让我们有所回报,排练到晚上十一点甚至凌晨两点,在做活动期间甚至在路上都在比划着舞蹈动作。我们相信奇迹,因为我们就是奇迹本身。




张远吉不负青春使命 志愿相伴同行

“同心共筑中国梦”暑期三下乡活动在悄无声息中就结束了,想起当初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秀山,到最后满身疲惫的回到学校,这短短的天让我们得到了一生中难于得到的东西——团队的精神、工作的经验、坚强的意志和真挚的友谊。此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团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团队,这次三下乡活动开展时间非常紧张,在队员们的不懈的努力下,完成了一个在短时间内的高质量演出次参与三下乡一共有26个小伙伴和一个老师,从最开始的陌生不熟悉,到期间的默契配合,再到成为熟悉的一家人。也许这期间苦过累过,但到最后留下最多的,依然是欢乐、成长。




(求实通讯社 林志明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