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学校学生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4月14日,我校于玉衡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决赛。
自赛事启动以来,共收集509份参赛作品,经过层层选拔,最终30件优秀作品进入决赛。决赛以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各项目团队成员依次上台,通过PPT展示和口头陈述的方式进行汇报。评委针对项目内容进行专业性点评,并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
答辩时,各项目负责人围绕研究背景、产品技术、痛点分析、发展前景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其中,《原子级锰赋能智能传感——氮氟共掺杂超薄碳基纳米酶的巧制与应用》团队针对目前材料研究中开发一种高灵敏、快响应、强适应、低成本的电化学检测平台的需求进行研究。《从流动到互嵌:来涪新疆人社会交往的调查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视角》团队基于民族交往、交流背景,从三个维度聚焦来涪新疆人这一群体,关注内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在地化融入过程。《硫动新程——高比能钠电储能技术开拓者》项目组专利融合,学科交叉,分工明确,不断进行技术攻坚,通过优化材料、精准检测性能成功实现关键性技术的突破并完成应用验证。
经过激烈角逐,15件优秀作品成功晋级市级竞赛。
此次比赛成功举行,不仅为我校学子提供展示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更有力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彰显我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引导广大在校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
拟稿:张海霞 编辑:张海霞 发布:张海霞
初审:陈榕 复审:蒋婧琳 终审:许芫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