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开展,提升团队服务质量与实践成效,6月26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召开“三下乡”活动培训安排会议。指导老师及沟通组、新闻组、才艺组、视频组、绘画组五大专项小组组长参会,共同部署前期培训与实践筹备工作。
会上,指导老师郑晓春首先强调“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出其既是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锤炼意志、增长才干的实践课堂。他要求各小组以“精准服务、高效协作、安全第一”为原则,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培训到位、准备充分。
随后,各小组组长依次汇报前期筹备情况及培训计划。沟通组聚焦基层对接与需求调研,计划开展“方言沟通技巧”“民情访谈方法”专项培训,确保精准对接乡村实际需求;新闻组围绕实践纪实与宣传报道,提出强化“新闻稿撰写”“新媒体运营”能力培训,及时鲜活地展现实践成果;才艺组与绘画组则针对文化惠民活动,计划通过“文艺节目编排”“墙绘技能提升”等培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用艺术点亮乡村;视频组着重“短视频拍摄与剪辑”培训,旨在以生动影像记录实践点滴,扩大活动社会影响。
会议明确各阶段时间节点。各小组将建立每日沟通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活动无缝衔接。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三下乡”活动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与行动框架。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筹备工作,以扎实的技能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基层实践,让青春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求实通讯社 赵雨悦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