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垃圾分类“童”行动 绿色理念入童心——绿色智慧环境学院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支教活动

作者:张李倩发布时间:2025-07-06浏览次数:14

7月6日,重庆市涪陵区石龙社区活动室变身“垃圾分类互动课堂”,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教育活动正在这里火热开展。长江师范学院曙光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的10名大学生志愿者,以“如何轻松进行垃圾分类”为主题,通过趣味游戏、手工创作、情景模拟等丰富形式,为社区十余名小朋友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实践课。 



游戏化课堂:让分类知识“活”起来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垃圾分类大转盘”“环保飞行棋”等互动游戏。孩子们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快速掌握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在“变废为宝”手工环节,小朋友们将废弃的纸盒、塑料瓶等材料,制作成笔筒、花盆等实用物品,亲身体验了资源再利用的乐趣。



画笔剧场:彩笔绘画传递环保理念

“彩笔绘分类”环节,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小朋友们用环保颜料绘制垃圾分类主题画作。有的小朋友描绘了四色分类垃圾桶,有的创作“地球妈妈”的形象,还有的展现垃圾分类后的美好家园。创作过程中,志愿者们耐心讲解每种颜色代表的垃圾类别,将分类知识自然地融入艺术创作。这些充满童趣的画作不仅成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更将成为他们难忘的回忆,持续传递绿色理念。



情景剧场:演绎垃圾的“奇幻之旅” 

为了让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志愿者们还编排了情景剧《垃圾的奇幻之旅》。通过拟人化的表演,生动展现了不同垃圾被正确分类和错误处理后的不同命运,引发孩子们的强烈共鸣。活动最后,每位小朋友都获得了环保小卫士荣誉证书,并承诺要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中,带动家人一起践行垃圾分类。



青春担当:志愿者在服务中成长

“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效果特别好。”石龙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志愿者们通过前期调研,针对社区儿童特点量身定制课程内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环保的种子,同时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未来,服务团还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推动环保理念在更多社区落地生根。




(求实通讯社 梁紫桂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