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以推普调研之笔 绘乡村振兴新篇——数学与统计学院开展“普推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活动

作者:姚立杰 雷婷婷 发布时间:2025-07-07浏览次数:10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语言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命脉。推广普通话作为这一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它如同一条清澈的溪流,滋润着乡村文化的土壤,不仅打破了地域间的语言壁垒,更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76日,数学与统计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者及部分青马学员前往重庆市涪陵新城区金银社区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活动,围绕普通话推广展开调研,倾听民众声音,探寻语言发展新路径。



调研伊始,志愿者与村委会工作人员展开深入交流。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居民以中老年群体为主,方言早已深度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这一群体改变语言习惯、接受普通话推广存在较大难度。不过,工作人员也寄望于年轻一代,期待他们能扛起推广普通话的责任,成为连接方言传承与普通话推广的桥梁,助力构建更具活力的乡村语言生态。



为更全面了解情况,志愿者面向社区居民发放问卷、开展访谈。在与老年居民交流中发现,对他们而言,方言渗透到买菜唠嗑、红白喜事等生活方方面面,长期的语言环境让他们觉得普通话“不实用”“不重要” ,不少老人直言“生活里用不上,学它干啥”。问卷数据也显示,老年群体对普通话推广知晓度低、参与意愿弱,而年轻居民虽认知稍好,但实际推广行动也较为有限。



语言承载着历史记忆,更连接着未来发展。此次调研活动,让志愿者们看到乡村普通话推广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明晰了方言传承与推普工作协同推进的方向。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摒弃方言,而是为乡村打开一扇与外界交流合作的窗,让文化传承更具活力,让经济发展获得更有力的语言支撑。年轻一代当主动担当,以包容的心态融合方言与普通话,让语言的力量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催化剂,助力勾勒既有文化温度、又具发展活力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让古老乡村在语言传承与创新中,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求实通讯社 李欣怡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