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蒲公英”志愿服务团走进了长寿博物馆,深入了解长寿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长寿秘诀。
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步入历史文化展厅。这里陈列着大量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生动地再现了长寿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巴渝先民的生活器具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书画,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让志愿者们深刻感受到了长寿深厚的文化底蕴。
志愿者们来到博物馆的核心区域,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模型和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深入解读了长寿地区独特的长寿文化,了解到长寿之所以被誉为“长寿之乡”,不仅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与当地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睦的家庭氛围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展厅中展示的百岁老人的生活故事和养生秘诀,让成员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将这些健康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博物馆讲解员展开讲解,从明清时期先民开凿简易水渠,到近现代龙溪河梯级水电站的规划建设,抽丝剥茧般讲述水利工程如何重塑当地生态与生产格局。志愿者们凝视沙盘上蓝色河道串联起的绿色山野,直观理解了水利设施怎样引活水、润农田、兴产业,为长寿地区从古至今的民生存续、经济发展筑牢根基,更深刻体会到先辈改造自然、顺应生态的智慧,意识到水利工程既是承载历史的“时光轴”,更是赋能当下与未来的“动力源” 。
此次参观长寿博物馆,志愿者们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他们将带着在博物馆汲取的文化养分、对水利赋能发展的认知,奔赴社区传递健康理念,深入企业探寻产业密码,走进乡村播撒振兴火种。
(求实通讯社 张桂钧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