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保防诈知识——外国语学院“钩深索隐”实践团开展知识宣讲活动

作者:熊芳鸣发布时间:2025-07-08浏览次数:10

7月8日,外国语学院“钩深索隐”实践团走进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以 “街头唠家常、入户讲明白” 的方式,用涪陵方言开展社保政策与防诈骗知识宣讲,让民生安全知识“贴”进乡土生活。

街头偶遇“话安全”,方言拉近距离

实践团师生分散成小队,穿梭在义和镇的街巷里弄。遇到乘凉的村民,便主动凑上前,用本土方言开启“唠嗑式”宣讲:“嬢嬢,最近别信电话里说‘社保账户冻结要交钱’的,都是骗钱的!”



针对农村高发的“冒充社保人员诈骗”“虚假医保报销陷阱”,成员们结合当地真实案例,拆解诈骗分子的话术套路——比如“先打感情牌套近乎,再拿‘政府补贴’‘内部通道’骗钱”,还手把手教老人识别陌生来电、拨打“12333”核对社保信息。



摒弃形式主义,让宣讲“落地生根”

此次实践没有复杂流程,只聚焦“一对一沟通”:把社保缴费标准、养老金领取条件等实用政策,和防诈技巧结合讲解。成员们发现,方言成了“破冰钥匙”——村民不再把宣讲当“任务”,反而主动打开话匣子:“我们社保缴费咋查?”“遇到陌生电话该咋办?”

街头偶遇的一位大叔手持宣传扇感慨:“你们用本地话讲,我们听得明白,以后遇到这些事儿,心里有底了!”



青春实践“走深走实”,服务乡土民生

这场“贴地皮”的宣讲,不仅帮村民识破诈骗套路、理清社保政策,也让实践团在交流中读懂乡土需求。团队表示,将梳理走访中收集的20余条村民疑问,反馈给当地社保部门,持续以“接地气”的方式服务乡村,让青春力量真正融入民生守护。



(求实通讯社 梁紫桂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