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实践团于大顺镇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一方面,成员们走进街头巷尾,以问卷调查为桥梁,收集居民对大顺镇发展的看法与期待;另一方面,前往陈氏庄园进行拍摄踩点,探寻历史文化遗迹,在岁月沉淀中对话先辈智慧,让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脉络更清晰。
走访群众:倾听发展心声
实践团一行手持精心设计的《重庆市涪陵区大顺镇特色文化认知调查问卷》,深入大顺镇的街巷里弄。在温馨的居民家中,大家围坐在一起,氛围轻松又亲切。居民们打开话匣子,分享着对红色文化、红茶文化、中草药文化的认识。
街边店铺中,实践团部分成员站在摆满商品的柜台旁,与店主细细交流。店主们结合自身生活与经营体验,坦诚讲述对大顺镇发展的观察。从半边街修缮带来的变化,到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期待,一句句建议,传递着群众对家乡的热爱与期许。
调研结果呈现出鲜明特点:李蔚如等革命先辈的故事,在大顺镇家喻户晓,红色文化深深融入当地居民的精神血脉,认同感极为强烈;然而,红茶文化与中草药文化的传播普及程度相对薄弱,多数居民仅对其有简单印象。同时,居民肯定了半边街修缮已取得的成果,但也普遍希望加大修缮力度,让半边街在保留历史韵味的同时,能更好地承载文化记忆、服务居民生活,成为大顺镇文化展示与体验的窗口。这些来自基层的“民声反馈”,为大顺镇后续文化发展规划,提供了最真实的“指南针”。
探访陈氏庄园,对话历史智慧
除走访群众外,实践团同步开展陈氏庄园拍摄踩点工作。当成员们踏入陈氏庄园,大顺洋房子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经历岁月的洗礼,这些建筑仍留存着明代技艺的痕迹。一砖一瓦的拼接、一处处雕刻的细节,都是时光馈赠的文化密码。
考察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放慢脚步,在古老建筑的斑驳痕迹里,探寻先辈智慧。从建筑布局的巧妙设计,到传统工艺的精湛呈现,大家深刻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量。每发现一处独特的历史印记,都让成员们更加坚定做传统文化聆听者与传薪人的决心——要让这些沉淀在岁月里的智慧,被更多人看见、理解与传承!
实践团以调研为笔,书写与大顺镇居民的“共情篇章”;以探访为墨,描绘与陈氏庄园历史的“对话图景”。后续,团队将系统梳理调研成果,结合历史文化遗迹保护需求,为大顺镇文化传承发展建言献策。期待让民声与历史交融,助力大顺镇的红色文化、红茶文化、中草药文化等特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让文化根脉在守护与传承中,持续滋养这片土地。
(求实通讯社 孙可嘉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