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时光里的信仰回响!长江师院学子聆听老党员初心故事

作者:石渊发布时间:2025-07-10浏览次数:10

7月7日的石龙社区弥漫着别样庄重。长江师范学院曙光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的青年们在夏凡婷老师和杨用艳老师的带领下,围在郑克忠、王诵昌两位白发长者身旁,听他们讲述属于那个时代的红色事迹。这场跨越数十载的对话,让泛黄的记忆穿透时光,将滚烫的信仰传递到年轻掌心。



“当年为什么入党?”志愿者轻声提问。今年70岁的郑克忠老人布满褶皱的眼睑缓缓抬起,眸子里倏然迸出星火。他1953年6月出生,1973年12月2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党龄已整整50年。他声音却沉如洪钟:“那时候啊……”喉结滚动间,五十载光阴在沙哑声线里奔涌。“现在年轻人没吃过树皮野菜,但‘能吃苦’三个字永不过时。”他凝视着青年志愿者们翠绿的队服,语重心长道,“当年我们扛着锄头建设新农村,今天你们用知识助力乡村振兴,时代在变,但党员‘把群众放心里’的本色不能变”!



谈及入党初心,60岁的王诵昌老人也打开了话匣。他1963年9月1日出生,2000年9月15日入党,党龄23年。作为新时代党员代表,他结合自身参与社区治理的经历,讲述了在基层岗位上如何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调解邻里纠纷到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桩桩件件都体现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这场精神对话是长江师范学院绿色智慧环境学院“三下乡”实践的灵魂洗礼。青年学子在老人掌心的沟壑里读懂奋斗经历。他们真正从书本走向生活,在鲜活故事中读懂“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内涵。这也是连续开展“三下乡”实践中,推动青年学子“知行合一”的生动缩影。



(求实通讯社 梁紫桂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