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培养下一代的环保意识迫在眉睫。教育的力量宛如一盏明灯,能够照亮孩子们认知世界的道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了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让生态保护的理念生根发芽,7月10日,在涪陵马武镇的一间普通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探索之旅悄然开启,原本安静的教室瞬间化作一片欢乐的海洋。机器人工程学院“鉴湖微光”志愿服务团精心策划,以制作精良的生态知识PPT为引航灯,搭配趣味问答和奖励机制,带领孩子们步入了一个充满魅力的环保世界,让书本上原本静止枯燥的生态知识,在欢声笑语中鲜活起来。
地球画像:童言绘就蓝色梦幻家园
“在大家的想象中,地球像什么呢?是一颗旋转的五彩糖果,还是一床裹着白云的温暖大棉被?”志愿者的问题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一双双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孩子们的回答充满了童真与奇思妙想,有的说地球是“缀满宝石的蓝色玻璃球”,在宇宙的黑暗中闪烁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有的则认为地球是“长着会跳舞大树的超级家园”,仿佛能看到那些大树在微风中欢快舞动的模样。
每当孩子们给出正确答案,一份小小的奖励便会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他们的脸庞,也点燃了全场的热情。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地壳、地幔、地核这些抽象的地理概念,志愿者借助PPT里“地球三层蛋糕”的创意模型,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比喻。他们将地壳比作蛋糕的表层,地幔比作中间丰富的夹心,地核则是最里面的甜蜜核心。如此一来,原本深奥难懂的知识变得可触可感,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像品尝美味蛋糕一样,将这些知识轻松掌握。
净水魔法:守护小鱼的澄澈家园
当“小鱼在污水里哭泣”的插画出现在大屏幕上时,那画面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紧紧揪住了孩子们的心。志愿者适时抛出问题:“怎样才能让污水变干净呢?”孩子们的目光立刻被屏幕上演示的“净水魔法”动画吸引,他们纷纷开动小脑筋,积极献计献策。“建污水处理厂!”一个清脆的声音率先响起,仿佛打开了大家的思路,紧接着,“不乱扔垃圾污染水源!”的回答也此起彼伏。每一个正确的回答都能换来一份奖励,孩子们在收获奖励的同时,还不忘彼此提醒:“要守护小鱼的家!”
课堂上,“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不同垃圾该丢进哪个颜色垃圾桶?”等一系列紧扣PPT内容的问题,如同一把把钥匙,不断开启孩子们的知识宝库。而那些小奖励则如同点点星火,在孩子们心中不断点燃参与的热情,让整个课堂的氛围持续升温。
这场别具一格的问答互动,成功地将生态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够亲身触摸、积极参与的鲜活体验。志愿者们看着孩子们在抢答时眼中闪烁的光亮,那光亮仿佛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环保的热情;听着他们手捧证书后许下的真挚承诺,内心充满了欣慰和确信。他们知道,生态保护的种子,已然借着这“微光”悄然播入了孩子们的心田。
或许一次宣讲并不能让马武镇的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孩子们从眼中“想知道”到“要行动”的转变,却是这次活动最珍贵的成果。这一颗颗被问答唤醒的环保意识火种,就像一粒粒希望的种子,在时光的浇灌下,终将长成一片守护家园的茂密森林。该院志愿者们相信,当无数微光汇聚在一起,必将成为点亮乡土未来的永恒晨曦,让这片土地的明天更加美好。
(求实通讯社 李欣怡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