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让小朋友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悠久的蚕桑文化,7月10日,化学化工学院德榜科普志愿宣讲团于涪陵珍溪镇兴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蚕桑产业的振兴密码”故事分享大会。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蚕宝宝是怎么成长的吗?”志愿者抛出这一问题,瞬间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纷纷摇头表示不知,随后,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共同开启一场关于蚕宝宝成长奥秘的探索之旅。从小小的卵开始,变成胖胖的幼虫,再变成安静的蛹,最后变成会飞的蚕蛾,这一系列奇妙的变化仿佛在向孩子们讲述一段动人的生命传奇。随后,志愿者又分享蚕丝的形成过程,以及蚕丝的种种独特用途——它不仅可以织成轻柔舒适的衣物,还能够作为医用缝合线,甚至在护肤领域也大放异彩。紧接着,志愿者又为小朋友们讲述几个充满趣味的蚕桑故事,这些故事让他们对蚕桑文化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志愿者热情地鼓励小朋友们亲自养蚕,细心观察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并尝试进行蚕茧手工艺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小朋友们通过志愿者的讲解,不仅对蚕丝有更深刻的认识,更直观感受到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最后志愿者表示:“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求实通讯社 邬美婷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