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传匠心,化学护廊桥”非遗保护课堂在涪陵濯水古镇开展。化学化工学院H(氢)心之光志愿者服务团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带领小朋友们探秘濯水古廊桥的防腐智慧,共同守护这座“世界最长风雨廊桥”。
课堂上,志愿者首先讲述廊桥的悠久历史,此外,志愿者强调它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承载民俗文化的精神地标。当讲到廊桥曾遭遇火灾等破坏时,志愿者们现场演示简易“灭火器”实验——小苏打与白醋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包裹火焰,直观展现化学原理在防火中的应用,引得孩子们惊叹不已。
在防腐探秘环节,志愿者设计木板防腐实验:将涂有白醋、食用油和清水的木板置于潮湿环境,让孩子们观察不同液体的防护效果。“就像给木头穿铠甲!”志愿者用比喻解释防腐原理,让孩子们明白油脂隔绝水分的科学道理。
活动最后,志愿者鼓励小朋友们成为“廊桥守护者”,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廊桥的保护工作中来。据悉,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化学知识与非遗文化的结合,培养青少年的遗产保护意识,让古老廊桥的匠心故事得以延续。
(求实通讯社 邬美婷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