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涪陵区大顺镇的山间田野,有这样一位深耕中药材领域的践行者——夏闳缤。他既是重庆天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又是大顺镇中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多年来,他扎根土地,以科技赋能传统种植,用创新激活产业价值,让一株株中药材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致富苗”。
科技为翼,让老药材焕发新活力
走进大顺镇的中药材基地,现代化的种植场景让人眼前一亮。夏闳缤始终秉持“科技赋能”理念,将现代物联网与云端大数据融入种植环节。针对灵芝生长特性,基地搭建弥雾灌溉系统,根据干湿度自动调节灌溉的水量,为灵芝提供精准呵护;在黄精种植区,林下中药材云端技术的运用,让虫害防治等管理环节更高效,既保障药材品质,也降低对生态的影响。
面对重庆频发的高温干旱天气,夏闳缤也早早做好准备。2021年,在政府支持下,基地建成林下中药材智能灌溉系统,2022年大旱时,这套系统与消防车、水车等设备协同配合,保障数千亩药材的存活。
产业链延伸,药食同源里藏着大健康
基地以灵芝和黄精为核心,开发出一系列药食同源产品:黄精与餐饮结合,诞生黄精猪蹄汤等特色菜品,兼具营养与寓意;灵芝则被融入家常菜,出现灵芝原味母鸡汤、灵芝卤菜等菜品,养生理念悄无声息地融入餐桌。
在品种创新上,夏闳缤带领团队与重庆市康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大学等科研力量,承接科技部2022年的一个国家级研发计划,并成功培育出灵芝新品种。对于黄精,团队则一边自主改良种子,一边联合院校协同攻关,在保留本土品种特性的基础上,为其注入创新发展动能。
从田间到心间,让药材故事传得更远
为让更多人了解中药材,自三年前起,基地每年6月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黄精灵芝文化节,通过体验活动拉近与大众的距离。此外,文旅项目也初具雏形:游客可以亲手炮制中药材、制作黄精馒头等,在互动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谈及对新人的建议,夏闳缤认为,若想涉足中草药种植行业,要先在种植、加工以及第三产业相关的商业环节里,找到自身兴趣点。若选种植,就得深入田间地头实践,摸透种植规律;选加工,就要钻研加工知识,熟悉药材特性;选第三产业中的商业板块,就需拓展商业思维,真正读懂重庆中草药行业的门道。
从科技种植到产业延伸,从文化传播到人才培养,夏闳缤以多年坚守,让大顺镇的中药材产业形成规模,同时也彰显特色、孕育希望。他的故事,正是新时代农业人用匠心守护土地、用创新点亮乡村的生动诠释。
(求实通讯社 孙可嘉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