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青少年心中厚植科学理想与爱国情怀,7月11日,机器人工程学院“鉴湖微光”志愿服务团的青年志愿者们,怀揣着热情与使命,走进了马武镇桦榕社区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传承科学家精神,永攀科技新高峰”的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抓住儿童好奇心旺盛、梦想萌芽的黄金时期,通过寓教于乐、浸润心灵的方式,引领社区的孩子们走近共和国脊梁——杰出科学家的光辉人生,深刻感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他们纯净的心田播撒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种子,点燃探索未知世界的火种。
故事浸润:聆听时代强音,感悟精神伟力
活动伊始,志愿者精心准备的图文课件瞬间吸引孩子们目光。屏幕上,钱学森、袁隆平等科学巨匠熠熠生辉。“同学们,钱学森爷爷当年在国外已是顶尖火箭专家,生活优渥。但得知新中国急需人才,他毅然放弃一切回国!”志愿者声情并茂讲述钱学森冲破阻挠、五年艰辛归国的传奇,以及他毕生奉献“两弹一星”事业的伟绩,孩子们眼中充满崇敬。
镜头转向袁隆平院士。“这位皮肤黝黑的爷爷,毕生梦想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志愿者动情描述他数十年如一日,头顶烈日,脚踏泥泞,“泡”在田间,历经无数次失败攻克杂交水稻难题。“他淡泊名利,把国家和人民放在首位,功勋刻在祖国大地。”科学家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涓涓细流,浸润心田。孩子们专注聆听,眼神中满是对巨匠的敬佩与爱国精神的懵懂理解。
实物启思:触摸科学印记,领悟求实真谛
为直观展现科研的艰辛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精神,活动设置了PPT视觉观察环节。介绍袁隆平杂交水稻成果时,志愿者通过PPT展示了普通水稻与超级杂交水稻的对比图片。“请看屏幕,左右图片分别是普通稻穗和超级稻穗,观察有何不同?”志愿者引导道。“右边稻穗好大!谷粒又多又饱满!”“像小葡萄!”孩子们紧盯屏幕发出惊叹。“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志愿者肯定道,“袁爷爷团队通过无数次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反复改进,才让水稻大幅增产,养活了亿万人。科研需脚踏实地,扎根实际。这图片上饱满的超级稻穗,正是他们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闪亮‘论文’!”通过图片的直观对比,科学精神与成果价值清晰展现。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流露出对科学方法和务实作风的认知与敬意。这堂生动的“云端”田间课,将科学的震撼深植于心。
童心飞扬:激荡梦想火花,赓续精神薪火
科学家故事的感召和实物观察的震撼,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在“童心话科学”互动环节,气氛热烈。“我知道屠呦呦奶奶!她用青蒿素救人,得了诺奖!”小男孩率先喊道。“我长大要当宇航员,像钱爷爷造火箭探索太空!”另一个孩子挥舞小手,眼中有星辰。“我想发明更好的水稻,延续袁爷爷梦想!”文静女孩坚定说道。稚嫩话语,纯真梦想,如繁星闪耀。孩子们争先分享所知科学家故事和心中萌发的科学梦,童言中满是对科学的憧憬与敬意。志愿者们认真倾听、引导、鼓励,并启发:“要成为科学家,现在该怎么做?”孩子们齐声响应:认真学习、多观察、多提问、不怕困难!
活动在欢声笑语与憧憬中落幕。这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更是一次精神洗礼与梦想启航。通过感人故事、生动的视觉观察与踊跃分享,该院志愿者在孩子们心田种下了一颗颗饱满的种子。这颗种子凝聚着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对奉献的认同与坚持梦想的勇气。以“科学家精神”为内核,它必将伴随成长,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期待这些“小小追光者”汲取前辈力量,勇敢前行于科学道路,用智慧汗水浇灌梦想,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为科技强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求实通讯社 李欣怡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