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就业竞争力,11月16日至20日,外国语学院分阶段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院级初赛与复赛。两场赛事分别于钩深楼附楼520、501全境实训室有序举行,通过“材料审核+现场展示”的递进式评审,从成长赛道、就业赛道中遴选优质选手,为后续校级赛事储备力量。
初赛严审材料:筑牢赛事公平基石
11月16日初赛以“材料规范性+内容专业性”为核心评审维度,由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员牵头,联合创新与发展部全体干部组成专项评审组。评审团队聚焦成长赛道55份、就业赛道32份参赛材料,对照校赛统一标准展开细致核查:面向大一至大三学生成长赛道,重点审核生涯发展报告与生涯展示PPT,着重考察学生生涯规划理念的树立与实践轨迹;面向大四学生及研究生就业赛道,严格校验求职简历、求职综合展示PPT及实践实习、获奖证明等辅助材料,评估个人素质与目标岗位的契合度、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的适配性。评审过程中,工作人员逐份核查材料真实性、格式完整性,确保赛事公平公正,为后续复赛选拔筑牢质量基础。

复赛现场竞技:聚焦职业规划实效
11月20日,复赛在全境实训室接续开展。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员及辅导员邓巧、高庭勇共同担任评委,采用“1分钟现场展示+即时点评”的形式,进一步考察选手对职业规划的理解深度与表达能力。

比赛现场,晋级选手围绕个人职业目标、实施路径、过往实践成果及未来调整方向展开简短展示。评委团结合选手展示内容,从职业规划的逻辑性、可行性,以及个人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等维度综合评分,同时针对选手展示中的不足提出优化建议,助力选手完善规划方案。

紧扣大赛主题:以赛促学助力就业
两场赛事始终紧扣“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的校赛主题,深度呼应“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的核心目标。一方面,通过赛事助力学生在梳理职业规划、准备参赛材料的过程中,明确成长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推动学院进一步做实做细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为后续优化就业帮扶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学院根据复赛评审结果,对脱颖而出的魏芳、刘娅玲、徐迎、黄阳阳四位优秀选手开展“一对一”针对性指导,围绕材料优化、现场展示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项提升,并推荐其代表学院参加校级比赛。
(求实通讯社 梁紫桂编发)